在 DBA 首届班的新加坡模块课程期间,一场正式交流晚宴如期举行。同学们身着盛装出席,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开启跨文化学习互动的美好时刻。晚宴上,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潘淑莹教授与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海闻教授分别登台发言,分享对两校合作及 DBA 项目的期许与展望,下文将呈现发言的部分核心内容。

潘淑莹
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务长(教职事务)
今年,恰逢新加坡管理大学成立25周年。这让我们回想起2000年,新加坡政府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模式创办了SMU,带着一个大胆的愿景:重新想象新加坡的高等教育。而对于新加坡,今年同样意义非凡,我们迎来了建国60周年——六十年来,这个国家不断展现韧性、创新与转型。新加坡的故事是关于远见卓识的领导力,是一代又一代人敢于突破现实局限,建立起足以承载愿景的制度与组织。
这些发生在2025年的里程碑——对我们的学院、大学、国家而言——都提醒我们,进步从来不是自动发生的。进步需要有人去引领、去想象、去建设,一步一步地,由那些在他人眼中看到局限,而自己却能看到可能性的人来实现。每一代人都必须找到新的方式去建设、去学习、去领导。
这种不断更新的精神,我们同样在中国见证过,而且是在世界前所未见的规模上。我仍然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我作为世界银行团队成员前往中国,为土地与住房改革提供咨询。当时城市土地仍属国家所有,住房由单位分配。街道上到处是自行车,生活节奏平静,人们穿着中山装。城市很朴素,天际线低矮,但我能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力量:决心、好奇心和乐观。变革的气息已在空气中弥漫。
接下来的三十年,中国完成了现代历史上最为非凡的转型之一。超过八亿人摆脱了贫困,城市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现代化;原本不存在的市场被迅速建立;一个曾经以稀缺为特征的国家,成长为全球增长与创新的引擎。推动这场中国奇迹的,是领导力,一种将长远愿景与务实改革相结合、既有勇气又具备灵活适应力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层面,更展现在各个领域,从企业创新到政策制定。而这,正是今晚我们相聚于此的原因。

对在座的同学们而言,今晚标志着你们踏上新的征程——这是一段结合你们作为领导者的实践经验与对更深层次理解追求的旅程。你们是一群卓越的人。每个人都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的转型故事:你们领导组织,塑造政策,做出的决策影响了无数生命与社区;你们把理念变为行动,把理论应用于现实。
这个项目邀请你们迈出新的步伐,把经验转化为知识,把知识升华为洞见。DBA并不是让你们远离商业世界,而是让你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待它,理解那些推动变革、塑造机遇的经济与社会力量。
在SMU,我们相信,最有意义的思想往往诞生在学科交汇处,因为世界的问题从来不会整齐地归属于某一个学科。我鼓励大家跨越边界,连接经济学、商业、法律、科技与社会科学;广泛探索,与SMU的同学和老师们深入交流,并把你们独特的视角与经验带入每一次讨论。
当你们开启这段新旅程时,我希望你们把它看作的不仅是重返课堂,而是一种契机——去停下脚步、去反思、去在知识与实践的交汇处探索。通过分享你们的洞见与经验,你们将丰富知识的宝库,惠及未来一代又一代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你们一同踏上这段旅程。作为导师、合作者、同行者。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学习,更期待向你们学习。

海闻
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创院院长
PHBS-SMU DBA项目主任、首届班主任
新大正值成立 25 周年,正回顾并庆祝过往成就;北大汇丰商学院作为北大体系内较具活力的新学院,坐落于深圳,去年刚迎来 20 周年校庆。目前,我们正思考如何在 25 周年校庆时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而 DBA 项目正是我们为这一目标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认为这个项目极具价值,尤其在与新大经济学领域的合作上 —— 北大汇丰商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便是经济学,我本人也深耕经济学领域,担任教授一职。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从理论高度为企业家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助力。大家都知道经济学领域设有诺贝尔奖,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能为企业管理优化与经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引。
项目的第一个意义是能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家拓宽视野、提升认知境界与综合能力。
不仅让大家掌握 “怎么做” 的实践方法,更能从理论层面理解 “为什么要这样做” 的底层逻辑。
第二个意义在于深化中国与新加坡企业家的交流合作。
北大汇丰坐落于深圳,这座城市如今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发展动能最强的地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与新加坡有着诸多相似的创新基因与发展特质。因此,通过这个项目,能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尤其广东、深圳地区企业)的联动。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对东南亚、中东等区域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而这个项目的推进,也正契合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意义是推动中新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
项目能进一步夯实新大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基础,除了 DBA 项目本身,两校教师、教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将随之加强。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要将这个项目打造成顶尖的国际合作项目。无论对新大、北大汇丰商学院,还是北京大学而言,我们都希望它成为标杆项目。这不但对企业家有所收获,而且正如我与李敬教授交流时所谈及的:DBA(工商管理博士)的价值不止于助力同学们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实现深度提升,我们更是期待在学术研究层面,第一批 DBA 同学未来能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我非常高兴能担任项目主任,这一安排也体现了北大汇丰商学院对项目的高度重视。对于第一批学生,我们视之为项目发展的基石,希望能为后续办学奠定坚实基础 —— 因此,我还同时担任了第一个班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会多与同学们沟通,深入了解大家的需求,进而不断优化项目内容。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会传承北大的文化基因:一是 “家国情怀”,二是 “追求卓越”。正如鲁迅先生对北大的评价:“北大是常为新的”,这种创新精神是北大的宝贵财富。我相信,新大同样秉持创新理念、追求卓越品质,未来我们将携手把这个项目办得更好。

演讲之外,趣味升级:
晚宴互动添彩,温馨共鸣拉近距离
交流晚宴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打破距离、深化共鸣:“桌号寻宝” 通过特征卡片让同学快速识别彼此,开启破冰之旅;“领袖拼图” 以特质卡片共创 “企业家学者” 画像,凝聚对领导力的共识;“我演你猜” 邀请同学们上台协作,在默契互动中增进情谊;“文化共鸣” 则通过图片与问题引导同学分享中新文化体验,同学们还收获了盲盒作为纪念,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



此次交流晚宴,是北大汇丰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的重要见证,两校以各自的教育积淀与创新精神为基,为同学们搭建了跨文化、跨学科的成长平台,而同学们带着参与中国转型的实践经验,将在未来的学习中碰撞思想、沉淀洞见。

SMU-PHBS DBA交流晚宴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