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的本质,是资源在时间和不确定性下的配置。”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欧阳良宜教授,在 SMU-PHBS DBA《投资学》课程开篇的这句话,瞬间打破了传统投资课堂的框架。
8 月 28 日至 29 日,欧阳良宜教授以其标志性的风趣幽默,将抽象的投资理论与鲜活的市场融会贯通,为同学们带来了 “穿透表象、直击本质” 的认知升级之旅。
破题
投资不是 “算公式”,是 “稀缺能量的时空博弈”
“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其实解释不了真实市场的一半疯狂。”课程伊始,欧阳老师以油价跌入负值、寒武纪股价飙升等鲜活案例,生动揭示了市场的非理性特征 —— 投资不是在预测,是在参与一个复杂系统。
那么,理解复杂系统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对稀缺能量在时间和不确定性下的配置。
欧阳老师强调理解复杂系统需要穿透表象,把握“能量、结构、边界”三要素的相互作用:
能量 ENERGY -
系统的燃料与驱动力
能量是系统启动与维持的根源,是一切变化的核心,涵盖资本、人力、数据、注意力等关键要素;若无能量输入,系统便会陷入停滞。
正如深圳凭借华为、腾讯等原生科技企业,聚合了技术研发、市场数据、资本关注等稀缺能量,才形成了远超其他城市的创新势能。对商业领袖而言,识别 “高价值能量” 的流向,是把握产业机遇的前提。
结构 STRUCTURE -
系统的骨架与分工
结构由节点与关系构成,承担连接、控制资源与冗余保障的功能,直接决定能量的传导效率与系统的稳定性。
企业分形结构决定适应力:以华为为例,各事业部作为 “节点” 与集团战略同构,既保局部灵活,又守整体战略一致,让技术、人才等能量高效传导,规避大企业 “官僚化内耗”。这启示 DBA 学子:企业管理需优化组织结构,适配能量流转。
边界 BOUNDARY -
系统的边界与开放性
边界界定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是封闭的 “孤岛”,还是开放的 “网络”?它不仅决定系统能引入何种外部能量、输出何种价值,更直接限制系统的成长极限。
金融市场的边界包括地域、制度、时间、信息和技术,分别对应国别市场、法律与监管、交易时点、透明度差异及算法和基础设施。以 A 股为例,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构成核心边界,其动态调整直接影响资金能量的流入流出,也决定市场与全球资本体系的融合度。
穿透 -
博士研究的意义,
是 “穿透迷雾找规则”
“对 DBA 同学而言,投资学不是赌涨跌,而是学会拆解复杂问题。” 课程尾声,欧阳老师点明教学初心。
商业领袖面临的决策 —— 企业转型、产业布局、资源整合,本质都是 “优化复杂系统”:判断能量是否适配、结构是否高效、边界是否开放,正是科学决策的底层逻辑。
对 SMU-PHBS DBA 学子而言,这门课程远不止于投资知识的迭代,更是一场 “认知框架的深度进化” ——未来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他们能用更底层的逻辑,把握企业与产业的发展方向。
这,便是博学型、思想型管理学者与众不同的思考起点。
SMU-PHBS DBA 项目致力于培养
兼具深刻思想与实践智慧
引领未来的
博学型、思想型管理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