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AI驱动的商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作为PHBS-SMU DBA项目的系列课程,魏炜教授为首届DBA班同学带来了为期两天的《AI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讲解。
在这场思想盛宴中,魏炜教授系统阐述了AI如何重构商业模式底层逻辑,并在课程开篇即强调了AI时代下学习方法的变革。

魏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创新创业中心主任
智慧企业信息中心主任
“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创始人
课程精华:快问快答
- 如何用AI快速学习?
当大模型能够整合跨领域知识,人类的核心优势不再是知识储备,而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即明确“我想做什么”“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通过掌握精准提问的技巧激活AI的“专家协作模式”。
- 商业模式的概念如何定义?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为了最大化企业价值而构建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 “技术创新” 与 “商业模式创新” 的关系?
缺乏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由于没有关键资源能力壁垒很可能昙花一现;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诸多商业问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来解决。
- “AI+” 和 “+AI” 的区别?
传统应用(+AI):在现有软件逻辑上局部嵌入AI能力,实现功能增强。
AI原生应用(AI+):从底层架构就基于生成式AI理念重构应用,是未来的终极形态。
课程精华:快问快答
课程伊始,魏炜教授创新性地采用真人组与机器组对比讨论的教学形式,深刻探讨了AI时代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
他指出传统记忆式学习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课程从如何与大模型高效对话入手,系统介绍了AI的认知分类及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应用策略。
如何与大模型对话——通用版
万能提示词:
“我有一个XXX问题,
我该怎么向你提问”

这个提示词背后是魏炜教授提出的四象限交互模式,他认为AI对话的核心在于提问方式的优化,并以人和AI的知识边界为横纵轴,总结了四种典型的AI交互模式:
如何与大模型对话——进阶版
四种学习场景:
- 指挥(人已知-AI已知)
- 策略:用户与AI都已知,按标准化完成。
- 场景:标准化文稿生成、常规操作流程等;
- 指导(人已知-AI未知)
- 策略:人向AI传授知识/语料,训练并引导其逐步完成任务。
- 场景:构建知识图谱,扩展AI功能等;
- 请教(人未知-AI已知)
- 策略:人主动与AI交互,通过不断提问来获取AI的知识。提示词侧重让AI分享观点,并且在AI给出后进行思考和验证,确保理解。
- 场景:Agent辅导绩效改进、使用专家分身等;
- 研究/探索(人未知-AI未知)
- 策略:共同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创造性的提问调用AI的算法和学习能力,挖掘新知识和见解。
- 场景:科学研究、开发新理论/新产品等;
高效利用AI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提问逻辑,这些模式决定了AI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效果,而掌握结构化提问方法,则能让AI的价值最大化。
课程总结:AI时代的新思维范式
高效利用AI的核心在于掌握结构化提问方法,而非依赖零散的"提示词技巧"。AI与人的协作模式可分为四类典型场景:标准化任务执行(指挥)、知识获取与咨询(请教)、创造性问题解决(指导)以及需要额外数据支持的复杂场景(研究与探索)。
魏炜教授强调,在AI时代,人类的核心优势不再是知识储备,而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即明确"我想做什么""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通过精准提问激活AI的"专家协作模式"。
这种思维转型体现在学习方式的革新上。未来的教育应从"知识灌输"转向"元能力培养"——即重点提升"快速理解新知识领域"的能力,让大模型成为延伸人类认知的"超级外挂"。
PHBS-SMU DBA 项目致力于培养
兼具深刻思想与实践智慧
引领未来的
博学型、思想型管理学者

